JeeSite Web

杜曙光: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数:558   发布时间:2016-10-26

杜曙光:经济学博士,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长期致力于产业理论、国际经济和企业战略等问题的研究,合作提出“横向产业理论”,独立提出“横向产业分工”理论,在产业分工、价值链和产业竞争力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反响。曾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福建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后,南京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入选曲阜师范大学“161”人才工程,2012年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同年入选曲阜师范大学首批“1361”人才工程;近年来,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其他课题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在《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经济问题》、《经济管理》和《亚太经济》等报纸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摘转载;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日照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出版教材

刘冠军等,2011,《新编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著

所获科研奖励

1.杜曙光、郭铁民,2011,《现代科学劳动视阈下的新型全球产业分工》,第二十五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

2.杜曙光,2010,《横向产业分工研究》,第二十四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

3.林民盾、杜曙光,2007,《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第七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

4.杜曙光、李翔、刘刚等,2012,《横向产业分工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研究》,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

主持和参与教学科研项目

1.杜曙光,20112014,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产业升级战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1BJL004,主持人

2.杜曙光,20092012,横向产业国际分工、自主创新与“中国制造”升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09YJA790116,主持人

3.杜曙光,20102013,三维企业边界模型与蓝色经济区龙头企业升级的产业定位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ZR2010GM012,主持人

4.杜曙光,20072011,新型产业分工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编号:07BJGZ11,主持人

出版著作

1.杜曙光、李翔、刘刚,2011,横向产业分工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刘冠军、杜曙光、尹世久,2012,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刘冠军、杜曙光、刘刚,2012,《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公开发表论文(2006年以来)

1.杜曙光、刘刚,2011,横向模块联结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综合竞争力》,2011年第3

2.杜曙光、刘刚、尹世久,2011,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领导之友》,2011年第10

3.杜曙光,20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富民强国进程,《日照日报》,20101027

4.李翔、刘刚、杜曙光,2012,文化产业与“中国制造”融合发展:基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的评析与重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

5.杜曙光、刘刚,三维企业边界与多元化经营,《产业经济评论》,201312卷第4

6.杜曙光、刘刚,“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基础再发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5

7.刘刚、杜曙光、李翔,全球价值链中非生产劳动的“竞争力”,《经济学家》,2013年第11

8.刘刚、杜曙光,市场价值、结构伸缩性与产业升级的劳动价值论解释,《海派经济学》,2013年第11卷第2

9.王新新、杜曙光,中国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分析,《理论学刊》,2013年第8

10.王新新、杜曙光,“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及破解路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11

11.杜曙光、李亚男、刘刚,开放条件下的“杨格定理”与产业间协调发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4

相关链接: 南开大学

Copyright(c)2015  中国经济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 邮编:1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