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Site Web

范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数:386   发布时间:2017-07-17
转载于《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用国际金融危机的事例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的分析,是从刚刚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个事实,论证了两极分化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关联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在这种判断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做出了本质规定: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共享发展成果和共享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作为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的演进和生产力的发展两个角度加以阐明的。

  从生产关系的演进来讲,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资产阶级借以在其中活动的那些生产关系的性质绝不是单一的、单纯的,而是两重的;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这些关系只有不断消灭资产阶级单个成员的财富和产生出不断壮大的无产阶级,才能产生资产者的财富,即资产阶级的财富;这一切都一天比一天明显了。”  马克思这里的分析说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性质本身决定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两极分化”的制度属性。这样的制度属性因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同一性,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崩溃,因而作为“两极分化”对立面的共同富裕就成为未来社会最根本的价值标准。

  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讲,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生产力的增长再也不能被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所束缚了,工人群众自己应当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当他们已经这样做的时候,那时,一方面,社会的个人的需要将成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有三点重要的论断:第一,要使得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共同富裕,即“生产力的增长再也不能被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所束缚了,工人群众自己应当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共同富裕是一种结果,是分配层面上的共同富裕。第二,共同富裕是生产的目的,即“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层意义上的“富裕”,是一个动词,是使全体人民共同致富。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是一条道路,主要是指走共同富裕道路,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第三,共同富裕能够促使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即“当他们已经这样做的时候,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这实际上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目标的共同富裕和作为结果的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从社会制度的演变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两个角度,对未来社会做出的本质规定。

  二、现阶段的共同富裕主要是走共同富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在这里明确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考虑到中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没有能高度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就我国来说,目前讲共同富裕,主要是指走共同富裕道路,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强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主体地位和国家根本利益两者的统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标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必须解决共同富裕的实现问题。

  三、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道路的新阶段

  针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  他同时强调:“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  这一“先富带后富”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释放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改革红利。

  先富带后富的理论基础类似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 ,即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会在社会各阶层扩散, 增长能消除贫困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没有得到证实,相反更多的经验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成果没有从高收入人群扩散至低收入人群,以至于有经济学家提出了负向涓滴效应。

  就中国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取得显著变化,但是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没有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得以实现。中国的总体基尼系数从1981 年的0.31上升至2005 年的0.561,2016年下降到0.465,仍然处于高位。如此大的贫富差距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收入分布不均衡,先富并不必然能带动后富。先富带动后富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让中国迅速摆脱“低收入陷阱”。在实现这一目标后,我们党迅速转换发展思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共享发展新理念,这实质上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向新阶段迈进。

  这种共享发展的意义有三点。第一,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单一的如何切蛋糕的制度安排,而是在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是发展和分配的统一。第二,共享发展成果,强调的是政府主导的二次分配;共享发展是二次分配和一次分配的统一,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共享发展成果强调的是各阶级阶层之间要和谐,共享是被动实现的;共享发展强调的是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活力激发,相互组合,是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统一。只有发展了,各阶层各阶级才能共享。共建共享,共生共荣。

  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不仅应是发展和分配的统一、二次分配和一次分配的统一、政府和市场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必须基于社会各阶层的统一,即一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相互组合共同“做蛋糕”,同时将“蛋糕”更多地分配给低收入人群,通过益贫式增长,大力推进共同富裕,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应该承认,益贫式增长,共享发展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成熟的行动方案。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要不忘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所作出的共同富裕本质规定。在此基础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所说,“立足本国实际,开门搞研究”,借鉴吸收现代经济学各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我希望《经济研究》在不忘共同富裕初心,立足中国实际,开门搞研究方面发挥出引领作用。

 

 

相关链接: 南开大学

Copyright(c)2015  中国经济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 邮编:100345